中药标本馆 生命科学馆
河南有道展览
132 8387 9991

153 7874 6949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科普知识 >

黄芪伤肾,经常喝黄芪泡水危害大?医生提醒:真正伤肾的是这4种中药

时间:2024-11-20 16:29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最近,黄芪伤肾的说法在网上流传得沸沸扬扬。很多人惊讶于这一结论,毕竟在中医理论中,黄芪一直以补气名闻于世。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黄芪泡水几乎成了家常便饭,用来抗疲

最近,“黄芪伤肾”的说法在网上流传得沸沸扬扬。很多人惊讶于这一结论,毕竟在中医理论中,黄芪一直以补气名闻于世。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黄芪泡水几乎成了家常便饭,用来“抗疲劳”“增强免疫力”。那么,黄芪是否真的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呢?或者说,喝黄芪泡水有风险吗?今天就一起来聊聊“中药伤肾”这个话题,澄清误区,让大家用药更放心。

黄芪泡水伤肾的传言是怎么来的?

黄芪作为药材使用源远流长,具备益气固护体表、促进水分代谢消除肿胀的效用。因为它温和的补益效果,长期以来,很多人把它当作一种日常滋补品。关于“黄芪可能对肾脏造成伤害”的说法,当前科学研究尚未给出足够且确凿无疑的证据来充分验证或肯定这一具体看法。中药对肾脏产生的损害往往取决于其药性本质、所给予的剂量大小以及具体的用药方式和程序。正常剂量的黄芪,并不会损伤肾脏健康。国内多位中药专家和医生表示,黄芪本身属于安全性较高的补气药物,使用得当不会造成伤肾的风险。

真正需要注意的是这4种中药

虽然黄芪泡水被误解为“伤肾元凶”,但一些中药在不当使用的情况下,确实可能损伤肾脏。根据中医药学的临床记录和研究,这几种中药要格外小心:

马兜铃酸类中药对肾脏的伤害,通常与其强烈的药性、使用的剂量大小及不当的用药方法密切相关。马兜铃酸自然蕴含于部分中药材内,诸如关木通、青木香以及天仙藤等之中。研究发现,马兜铃酸在代谢过程中会对肾脏造成直接的损伤,严重的可能导致肾衰竭。世卫组织已明确界定马兜铃酸为肾毒性成分,持久服用含此成分的中药将提升罹患肾病的几率。

广告2024年国内更成功的网络游戏(包括网页游戏)是哪些?
×


雷电之藤——雷公藤。雷公藤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但它的毒副作用同样强烈。雷公藤的主要成分有肝、肾毒性,在急慢性使用后都可能对肾脏造成伤害,特别是肾功能不佳的人群更应避开。雷公藤虽具备镇痛与抗炎的显著疗效,长期使用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却远远超过了它所提供的益处。

大黄虽具有强大的泻下、清热功效,但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远超其短暂的健康益处。大黄于中医常施于通便泻下,然其峻烈之性易致电解质失衡,加重肾脏承载之负。如果长期依赖大黄泻药,可能诱发肾小管损伤,甚至引起慢性肾病。很多人习惯使用大黄泡水来清热泻火,但建议每次使用不宜过量,频率也要适当控制。

附子用于补火助阳,是较为“热性”的药材,有中医“回阳救逆”的效果。其毒性颇为强烈,稍有不慎的使用剂量便可能对肾脏构成压力。特别是未经炮制的附子,其毒性显著较高,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严禁擅自自制附子泡水以免危害健康。


不当服用中药泡水,肾脏“悄悄受损”

李先生是一位热衷养生的人,特别喜爱尝试各种中药泡水。听说附子补肾效果好,便开始自己泡水喝,未曾想到,几个月后便出现了头晕、疲劳等症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后,方知肾脏功能已出现异常。医生指出,李先生肾脏遭受的损伤,很可能源于他长时间并且过量地饮用附子泡制的水。这个案例也提醒我们,中药泡水虽方便,但不应随意加重剂量或长期使用,特别是毒性较强的药材。

如何正确选择中药泡水?

对于中药泡水,我们应该持谨慎态度。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大家更健康地饮用中药泡水:

广告《2024年全国心理咨询师报考网》报考时间即将截止>>>
×

 

 


选材时应优先考虑安全性高的中药材,诸如黄芪、枸杞及红枣等,以确保品质与安全性。

用药剂量需谨慎,切勿擅自增加,同时需避免长时间不间断地连续使用。

监测:有肾病风险或家族史的朋友,建议定期监测肾功能,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态。

总之,“黄芪伤肾”是个误解,但有些中药的确需要谨慎使用。希望大家在享受中药带来益处的同时,能更加科学、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药材,真正做到“健康养生”。

------分隔线----------------------------

推荐内容